《连城诀》是当代作家金庸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最初在1963年刊载于《明报》和新加坡《南洋商报》合办送的《东南亚周刊》,书名本做《素心剑》。《连城诀》讲述农家子弟狄云因为生性质朴,屡被冤枉欺骗,在历经磨难之后,终于看穿人世险恶,回归自然的故事。该书情节跌宕起伏、环环相扣,人物性格鲜明。
《鸳鸯刀》是作家金庸创作的中篇武侠小说,最初连载于1961年5月1日—28日的香港《明报》。《鸳鸯刀》叙述了江湖上盛传的鸳鸯宝刀的秘密以及围绕它发生的故事。该小说情节曲折,语言诙谐,在不长的篇幅中展示了人物性格,塑造出几个不同的江湖侠士形象,可读性强。
《越女剑》是作家金庸创作的短篇武侠小说,发表于1970年1月《明报晚报》上。小说写越女阿青剑术精妙,被范蠡引荐到宫中教授士兵,最终帮助了越王勾践雪耻复仇。阿青暗暗爱上了范蠡,而范蠡早与西施有白头之约。阿青见到西施的美貌后,不忍伤害,飘然离去。[1]小说借助历史上的传说和事实,不但抒发了历史情怀,还表现出人性的悲歌,把家国之仇与个人的爱结合在一起,使小说增加了厚重感和无限的余味。
《鹿鼎记》是中国现代作家金庸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这部小说自1969年开始创作并连载于《明报》,至1972年创作完成,1980年修订完成。其故事背景设置在明末清初,讲述生长于扬州妓院的少年韦小宝,以不会任何武功之姿态闯江湖各大帮会,周旋于皇帝朝臣之间并奉旨远征云南、俄罗斯之故事,塑造了一个与传统侠客完全不同的小人物形象,并借这个形象讽刺了一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和迂腐顽固的旧思想,表现了各族和谐相处、国家民族统一的思想。这部小说是一部悲剧性的英雄史诗,是金庸为其昔日笔下创造出的无数江湖英雄唱出的一曲无尽挽歌。
《飞狐外传》是作家金庸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1960年—1961年首次连载于《武侠与历史》杂志。《飞狐外传》主要讲述《雪山飞狐》主人公胡斐的成长历程,可以看作是《雪山飞狐》的前传。小说以主人公胡斐除暴安良为故事的中心,讲述了胡斐为追杀凤天南在路上所发生的一切,特别是与程灵素、袁紫衣所发生的爱情。[1]该书是《雪山飞狐》的前传,却写于其后,二者互相关联,却不完全统一。此书之中人物更为增多,人物性格更为丰满。该书在金庸作品中有比较重要地位,在艺术成就上属中乘之作。
《碧血剑》是当代作家金庸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发表于1956年,收录在《金庸作品集》中。《碧血剑》的主线故事是明末被冤杀的大将袁崇焕之子袁承志及其师门华山派义助闯王,夺取大明江山所引起的一系列江湖恩怨。袁承志的家仇、师仇构成推动故事发展的主要动力,他的复仇之路与天下江山的争夺交织在一起。[1]在艺术形式方面,金庸在写作时就寻求着突破。他吸取外国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第一次在武侠小说中运用倒叙形式来展示波澜起伏的故事。主要人物“金蛇郎君”夏雪宜自始至终没有出场,他的身世、性格特点、故事,全都通过温仪与何红药两个女人动情的回叙和追忆展现出来。而这种倒叙、插叙的写作手法,也正是新派武侠小说与旧派武侠小说的一个重要区别,它的运用,为以后武侠小说情节的跌宕起伏开了一个先例。
《笑傲江湖》是中国现代作家金庸创作的一部长篇武侠小说,1967年开始创作并连载于《明报》,1969年完成。这部小说通过叙述华山派大弟子令狐冲的江湖经历,反映了武林各派争霸夺权的历程。作品没有设置时代背景,“类似的情景可以发生在任何朝代”,折射出中国人独特的政治斗争状态,同时也表露出对这种争斗的哀叹,具有一定的政治寓意。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波谲云诡,人物形象个性鲜明,生动可感。
《天龙八部》是中国现代作家金庸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这部小说从1963年9月开始创作并连载于《明报》,至1966年5月完成。前后共有三版,在2005年第三版中经历6稿修订,结局改动较大。这部小说以宋哲宗时代为背景,通过宋、辽、大理、西夏、吐蕃等王国之间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从哲学的高度对人生和社会进行审视和描写,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生活画卷。其故事之离奇曲折、涉及人物之众多、历史背景之广泛、武侠战役之庞大、想象力之丰富当属“金庸小说”之最。作品风格宏伟悲壮,是一部写尽人性、悲剧色彩浓厚的史诗巨著。[17]这部小说曾多次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漫画及游戏。小说的第四十一回“燕云十八飞骑,奔腾如虎风烟举”于2004年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必修)。
《射雕英雄传》是金庸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最初连载于1957~1959年的《香港商报》,后收录在《金庸作品集》中,[1]是金庸“射雕三部曲”的第一部。《射雕英雄传》以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年)至成吉思汗逝世(1227年)这段历史为背景,反映了南宋抵抗金国与蒙古两大强敌的斗争,充满爱国的民族主义情愫。[2]该小说历史背景突出,场景纷繁,气势宏伟,具有鲜明的“英雄史诗”风格;在人物创造与情节安排上,它打破了传统武侠小说一味传奇,将人物作为情节附庸的模式,坚持以创造个性化的人物形象为中心,坚持人物统帅故事,按照人物性格的发展需要及其内在可能性、必然性来设置情节,从而使这部小说达到了事虽奇人却真的妙境。
《侠客行》是当代作家金庸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1965年首次连载于《东南亚周刊》。《侠客行》主要叙述一个懵懂少年石破天的江湖经历。[1]实际上是写人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小说用多条线索,从不同的层面上展示了这一主题。
《倚天屠龙记》是作家金庸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1961—1962年连载于《明报》,是“射雕三部曲”系列第三部。《倚天屠龙记》以安徽农民朱元璋揭竿而起建立明朝天下为背景,以张无忌的成长为线索,叙写江湖上的各帮各派、各种人物的恩怨情仇,它把中国历史上元朝的兴衰和江湖道义、恩仇平行交叉起来。[1]该书表达了作者既反对异族侵略,也反对本民族暴政的思想。[2]《倚天屠龙记》把《明报》自《神雕侠侣》以来所产生的影响进一步扩大。
《神雕侠侣》是作家金庸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射雕三部曲”系列的第二部。在1959—1961年连载于香港《明报》,共四十回。小说的主脉写的是杨康之遗孤杨过与其师小龙女之间的爱情故事。杨过14岁起师从18岁的小龙女,于古墓派之中苦练武功,师徒二人情深义重、日久生情,却无奈于江湖阴鸷险恶、蒙古铁骑来犯使得有情之人难成眷属。历经一番坎坷与磨难的考验,杨过冲破封建礼教之禁锢,最终与小龙女由师徒变为“侠侣”。同时,在这段磨难经历中,杨过也消除了对郭靖、黄蓉夫妇的误会,在家仇与国难间作出抉择,成为真正的“侠之大者”。[1]金庸在该作品中将武功与性格结合起来写。在武功中写个性,成功地塑造了多种鲜活的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性格鲜明,有血有肉,栩栩如生。
本站基于Calibre构建,感谢开源界的力量。所有资源搜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
Github | Docker | Project
《连城诀》是当代作家金庸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最初在1963年刊载于《明报》和新加坡《南洋商报》合办送的《东南亚周刊》,书名本做《素心剑》。《连城诀》讲述农家子弟狄云因为生性质朴,屡被冤枉欺骗,在历经磨难之后,终于看穿人世险恶,回归自然的故事。该书情节跌宕起伏、环环相扣,人物性格鲜明。